STEM | 雙擠出機3D打印機的校準
- xlcakb
- 2024年7月1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這是一個 10-15 分鐘的列印過程,以便在校準(獨立)雙擠出機3D打印機的 X、Y 和 Z 軸時更輕鬆。
點這下載:
X 和 Y 偏移校準;
第一步;在第一擠出機上列印「Test_idex_X_Y_Z_E1」,在第二台擠出機上列印「Test_idex_X_Y_Z_E2」;
在第二步中,在 X 和 Y 方向上尋找與內線 (E1) 完全對齊的第一條外線 (E2)。這是第2台擠出機需要高於或低於當前偏移值的量。
每條線表示0.1毫米的偏移量,+ 和 - 圖示表示是否需要添加或減去第2台擠出機的偏移量。
示例 1
在此示例中,擠出機 2 在 X 軸和 Y 軸上與擠出機 1 完全對齊,這就是您想要實現的結果。
示例 2
在此範例中,Y 的負側第 3 條線和 X 的負側的第 4 條線是第一個對齊的線。
這意味著 E2 的偏移量在 X 上需要為 -0.3mm,在 Y 上需要為 -0.2mm。X460、Y0 → X459.7、Y-0.2)
示例 3
在此示例中,Y 的負側第 3 條線和 X 的正側的第 7 條線是第一個對齊的線。
這意味著 E2 的偏移量在 X 上需要為 +0.6mm,在 Y 上需要為 -0.2mm。X460、Y0 → X460.6、Y-0.2)
Z(偏移)校准;
總 Z 軸偏移/嬰兒步/第一層高度;
首先,您可以從 E1 側看出床的這一部分的第一層高度是否良好。此部分中的行應完全對齊。這意味著線之間不應有間隙(間隙太大),也不應有凸起線(間隙太小)。
如果您看到行與行之間有間隙;“將床的每個角落抬高相等的量”或“在固件中以 0,05 毫米的增量減少第一層高度/嬰兒步/總 Z 偏移/床 Z 值”
如果您看到凸起的邊緣/線條; “將每個角落的床降低等量”或“在固件中以 0,05 毫米的增量增加第一層高度/嬰兒步/總 Z 偏移/床 Z 值”
第 2 台擠出機 Z 軸偏移;
接下來,您可以校準與第 1 台擠出機相比,第 2 個噴嘴的 Z 偏移量。您可以通過比較中間的 E1 和 E2 部分來執行此操作。E1 部分應如上所述進行完美校準。目標是讓第二面看起來完全相同。
如果 E1 良好,則 E2 顯示間隙;在固件中以 -0,05 毫米的增量減少第 2 個噴嘴偏移值。
如果 E1 良好,則 E2 顯示凸起的邊緣/線條;在固件中以 +0,05 毫米的增量增加第 2 個噴嘴偏移值。有關第一層應如何顯示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此處;
提示;我建議一次又一次地列印此檔,以驗證您所做的偏移和更改。如果你列印了一對;我建議用筆或鋼筆給它們貼上標籤。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