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fall《月球隕落》,智商爆破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056383_b6c16294ba1146bf960c0416a4e956fa~mv2.png/v1/fill/w_900,h_383,al_c,q_85,enc_auto/056383_b6c16294ba1146bf960c0416a4e956fa~mv2.png)
當看完《月球隕落》後,我整個人都是懵的。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之前執導過《後天》、《2012》、《驚天危機》、以及《決戰中途島》等等。
電影宣傳又說這是他最擅長災難片。
當年《2012》那麼爛的故事,我都能堅持看完。
十年之後,電影再搞笑,還能有前幾天的蝙蝠俠愛開玩笑?
看完之後,只能感歎一句預告片誠不我欺。
《月球隕落》不僅僅延續了上述電影的風格,甚至還融合了上述電影的劇情。
看一部電影,相當於回顧了十幾部好萊塢老片,叫一聲2022最佳縫合怪不為過吧?
我嚴重懷疑導演本人也是個B站用戶,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混剪。
摘掉龍標,能給個一鍵三連。
放在影院,給我一種夢回2012的感覺。
我多想回到十年前給《2012》道個歉,你不算爛。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2012不是世界末日,因為真正的末日在十年之後的電影院等著我們呢。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056383_45bc2e76320549c786d3057c5dec0792~mv2.png/v1/fill/w_980,h_400,al_c,q_90,usm_0.66_1.00_0.01,enc_auto/056383_45bc2e76320549c786d3057c5dec0792~mv2.png)
2
海報上說這是一部災難片,導演之前主打的系列也是災難片為主。
但看了一會電影就發現,涉及到關鍵字有月球,外星人,宇宙戰爭,人工智慧,核彈,飛船,電磁脈衝,所以嚴格來說,這其實是一部科幻片。
但作為一部科幻片,這部電影的邏輯是不合格的,估計片方也發現了如果主打科幻題材的話,票房可能要賠到下個世界末日才能還得起。
於是片方用了偏方,把題材變成了災難。
其實導演多慮了,不需要專門提災難的,這個影片本身就屬於災難。
可以說片方很誠實了。
然而真正的災難其實就是影片本身。
電影的故事非常非常簡單,幾乎湊齊了好萊塢電影的全部要素。
男主,白人,離異,有孩子。
女主,黑人,離異,有孩子。
男二,棕色,屌絲,是個天才。
反派,政府高官,核彈炸平世界。
贊助商,黃人,留學,打醬油。
各個人種各司其職,先是美國的飛船做個任務,然後美歐的飛船聯合做個任務,最後中國給美國提供一輛登陸車還是什麼玩意,美國人再做一次任務。
幾年前看到這些為討好各國觀眾設計而橋段,還覺得有點意思。
現在看著黑人小孩在電影裡用中文罵人,只覺得這是在嘲諷廣州。
丟雷樓某。
這一部標準到不能更標準的好萊塢電影,我彷佛拿到了一本電影教材。
導演肯定是把《救貓咪》這本書裡的所有要素都提煉個遍,才有這麼一部大雜燴。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056383_bf15d02862d9425686868a81b7b82a3a~mv2.png/v1/fill/w_980,h_653,al_c,q_90,usm_0.66_1.00_0.01,enc_auto/056383_bf15d02862d9425686868a81b7b82a3a~mv2.png)
3
從劇情上而言,這類故事簡單分為三步,第一步,災難發生了,全球混亂了,因為地心引力出了問題,全球人口的智商瞬間調轉了。
人類智力的巔峰科學家們都瘋癲了。
人類權力的巔峰政治家們都智障了。
最後只能讓下崗中年男再就業,帶著他的小分隊拯救世界。
第二步,放大人性之間的差距,主角這一夥是世界上僅存的善良的人,而配角全是腦殘。
在巨大的爆炸場面下,主角團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無視災難,無視物理定律,光環加身,實現劇情的銜接。
第三步,掃清一切妨礙中年男和前妻重婚的障礙,這裡的障礙特指前妻的現任老公,這可太環保了。
親情,友情,愛情,三情合一。
在炫酷的畫面和喝醉了才能寫出來的劇本之間,男主一行人完成了使命,毫髮無傷的回來到了地球,成為英雄。
就這樣,美國人又一次拯救了世界。
我知道這類故事在二十年前的確很賣座,但是人類的欣賞水準並不是停滯不前的啊,這種爛本子到底是憑什麼能拿到1.5億美元的投資的呢?
但凡你認為觀眾是個正常人,就知道這種劇本票房肯定撲街啊。
看完電影查了一查,截止到國內上映前(注意,是國內上映前),全球總票房4000來萬美元。
挺好的,你把觀眾當弱智。
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056383_d27a3a1340104557960fa31dffa93faa~mv2.png/v1/fill/w_980,h_551,al_c,q_90,usm_0.66_1.00_0.01,enc_auto/056383_d27a3a1340104557960fa31dffa93faa~mv2.png)
4
說點劇情細節。
男主是個宇航員,2011年在太空執行任務的時候被不明物體襲擊,隊友慘死,自己則帶著女主從太空逃了回來。
女主在太空中被撞暈過了去,對於發生了什麼表示一概不知。
回到地面上兩人就被政府審問,最後給的結論是男主作為宇航員操作不得當,導致另一位隊友發生意外,於是慘遭下崗,過上了租在大house裡不給錢,但是房東永遠只是敲門不砸門的生活。
這可太科幻了。
作為好萊塢標配,男主自然是因此離了婚的,同時還有個兒子,而他老婆一定是改嫁了一個有錢人,同時又有了兩個女兒。
女主也是離了婚的,她前夫一定是一個通情達理但是因為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家庭的好男人,而他們也有一個孩子。
看到這裡的時候就發現美式電影的人物設計非常簡單,就是無限套娃,男主離婚結婚再離婚,直接能裂變出三個新家庭。
而三個新家庭又帶著各自的前夫或者前妻還有更多的孩子。
同時孩子與孩子之間也可以出現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同父同母和領養孤兒好幾種排列組合。
好萊塢電影在塑造人物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殊技巧,一旦角色不夠用了,就讓彼此離婚再結婚,新的人物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
人口增長難題,就這麼被破解了。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056383_844d1806b9194f9c8ec68c356d912037~mv2.png/v1/fill/w_640,h_360,al_c,q_85,enc_auto/056383_844d1806b9194f9c8ec68c356d912037~mv2.png)
5
一晃十年就過去了,這個時候本片的男二登場,男二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科學小黑胖子,理論基礎相當於民科,能在掃廁所的時候推算出月球的軌跡變化等等,他發現了月球軌跡出了問題,然後日復一日的去美國宇航局上訪但都被無情的趕了出來。
這種看起來屌絲背後是個不被人理解的天才的設定,一般存在於兩種角色,一個是好萊塢電影的男二,一種是日本漫畫的男一。
在小黑胖子束手無策的時候,他的貓在報紙上撒了一潑尿,正好尿在了一篇新聞上,原來那天正好是宇航員日。
小黑胖子房間裡貼滿了剪裁下來的報紙資訊,但他就是不知道看看最新的報紙。
在如此強硬的轉折下,小黑胖子和男主見了面。
別問,問就是巧合。
於是小黑胖子講述了他對月球的理解,說這是外星人建造的基地叭叭叭。
電影看到這裡還挺正常的,畢竟無巧不成書。
如果後面的劇情都是按照標準災難片的海嘯追我開船跑之類的其實也能接受。
但我前面說了,這部電影是縫合,是教科書元素大集合。
他怎麼能甘心做這樣一部平庸的電影?
於是以城市被大洪水衝擊為起點,電影開始朝著觀眾看著失控,教材看著合理的水準沖了出去。
男主的兒子因為飆車被法官判了拘留,下周拿到保釋金才能走。
然後鏡頭一轉,法官和男主說城市要完蛋了,趕緊跑吧。
至於這個被拘禁的年輕人?
誰在乎呢?
隨後小黑胖子匿名把月球撞地球的消息發在了網上,引爆了全球熱議。
這就很神奇,小黑胖子實名制連續發了多年都沒人關注,一匿名就火了。
誰在乎呢?
全球城市出現打砸搶,員警軍隊一夜之間消失了一般。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男主的兒子竟然還在拘留所裡沒出來。
誰在乎呢?
故事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導演是一邊給伏筆一邊推災難,畢竟再不上特效,觀眾就要睡著了。
同時女主等宇航局的官員又發射了一艘飛船,直接登月。
宇航員們在月球表面被疑似外星科技的生物絞殺,故事從這裡進入科幻階段。
但是在我看來也是進入了魔幻階段。
女主開始調查整個事件,隨後發現了全片的故事背景。
大概就是,美國宇航局在阿波羅號第一次登月的時候發現月球有不明生命體,他們的科技水準遠超於地球。
因此美國人找到了兩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是方案是裝作啥也沒看見,就當月球上啥也沒有。
第二種方案是研究一種脈衝武器,再回到月球上和外星人決一死戰。
一來二去他們選擇了一,因為研究脈衝武器需要花錢,因為經費不足,美國人研究到了一半就放棄了。
2011年的時候他們知道襲擊男主女主的就是外星生物,但是因為美國政府選擇一號解決方案,於是就當沒看見,順便找個藉口下了男主的崗。
我知道美國電影黑美國政府是一項傳統娛樂活動,我作為大洋彼岸的人也一直對此喜聞樂見。
但就連我這種鑒定的美利堅黑,在看完這個背景設定後都蚌埠住了。
這尼瑪哪是美國政府啊,這應該是幼稚園中班才對啊。
這尼瑪哪裡是黑啊,這真的是把觀眾當傻逼了。
美國政府從六幾年就知道月球上有外星科技,而且一直認為他們會打過來。
然後六十多年過去了,非但沒想出解決方案,還因為經費不足把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武器給停用了。
就這麼缺錢麼?
命都可以不要的那種?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056383_730b67cbd92c4159a5d13a9666bd21ca~mv2.png/v1/fill/w_980,h_551,al_c,q_90,usm_0.66_1.00_0.01,enc_auto/056383_730b67cbd92c4159a5d13a9666bd21ca~mv2.png)
6
後面的操作全是讓我眼花繚亂,男主女主小黑胖子想到了解決方案,準備上月球,用僅存的脈衝武器炸掉外星科技。
其他工作人員坐飛機逃離發射中心。
而男主的兒子和于文文則是開車走。
就非常非常非常謎之操作。
我理解開車走是為了引出後面兒子碰到前妻的劇情,更能理解是為了讓小混混和他們來一段飆車的戲。
但是,開車走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
故事到這裡就變成了兩條線,男主上太空,是《獨立日3》。
兒子在地上飆車去避難所,是《2022》。
男主等人到了月球內部,瞭解了人類的起源。平心而論,這段情節在瞎扯和好看之間反復橫跳。
雖然爛俗,雖然無腦,但是特效真的好。
人類的祖先是外星人,外星科技其實是人工智慧ai,因為受不了人類祖先的“奴役”而反殺人類。於是祖先們做出戴森球飛船,也就是月球,帶著人類的DNA帶來地球,發育除了新人類。
相當於《慶餘年》+《駭客帝國》的設定。
這些設定不用在乎邏輯,看就完了。
Ai追殺到月球,要毀了戴森球的同時毀掉人類。
太空上的戲殺人如麻,地面上的戲,讓人頭皮發麻。
美國軍方的高管躲在末日避難所,結果避難所被隕石砸穿,全員GG。
其中也包括女主的前夫。
男主兒子躲在穿山隧道,成功熬到出字幕。
既然穿山隧道這麼牛逼,那建造地下避難所的意義是啥啊。
大家去隧道裡開火車不就完了?
最後活下來的全是瞎他媽晃的,他們躲過了海嘯,躲過了缺氧,躲過了劫匪的子彈和漫天的隕石。
老老實實躲在掩體裡的,全死了。
而月球上的三人組,小黑胖子決定犧牲自己,抱著炸彈和ai同歸於盡。
爆炸直接把男主撞暈了過去,女主開著飛機,說自己一定會帶你回家。
這句臺詞是故事一開頭,男主對著昏迷的女主說的。
我明白,這裡想玩一個前後呼應的梗,但,那個時候女主不是被撞暈了麼???
沒什麼陰謀論和細思極恐,以這個電影的展現出來的智商,單純就是導演拍戲拍穿幫了。
其實看到這裡我根本就不在乎邏輯了,我就想知道這個中年男人回到地球,是會和同樣死了前夫的女主在一起,還是會和死了現任老公的前妻複合。
故事的最後這一男兩女相視一笑。
我終究還是格局小了,沒想到導演竟然還想出續集。
別拍電影了,這麼會背書,還是去考研機構當老師吧。
Comentários